桑德集团是较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之一
桑德集团是较早 走出去 的中国企业之一,早在2009年就已进入沙特获得该国厂EPC项目。
近日在中国环博会前夕的一次交流活动中,通过专访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谈环保企业 走出去 的起步期,海外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财经日报:近几年环保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桑德也早在2009年就迈出了第一步,这中间有一些怎样的故事?
文一波:每一个项目都比较复杂。比如说我们一直在跟一个印尼大型供水的PPP项目,五六年间启动过无数次,招过无数次标,招完标又停掉,大费周折。
其实这种情况在国际市场,特别新兴市场经常出现。一方面他们的基础设施缺口比较大,也很想做,但另一方面他们的政策法律法规还有行业的基本情况还不太清楚。很多问题没有理顺,就到国际公开招标,做了一半之后发现启动条件有问题,又要重新调整,然后重新启动的时候认为没有问题了,但做到一半,投标人提问题,还是发现有很多新的问题,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但对中国企业来说,新兴市场仍是一片 处女地 ,确实是一个机会。就像国外公司进入中国一样,前期需要有引导,如果我们引导了,那么可能会朝着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去发展,如果不去引导,别人把规则设定好了,我们只是一个投标者、参与者,对我们来说,市场肯定不会有利。
日报:前几年包括李嘉诚在内都 抄底 欧美市场,购入一些环境资产,你如何看待当下欧美等成熟市场的并购机会?
文一波:现在没有过去好谈。欧债危机发生后,欧洲很多资产出售,更早一些去的话,当时国内企业的议价能力更强。现在的买方条件就相对差一些,卖方条件会苛刻一些,收购价格会高一点。不过现在虽然不能算是抄底,仍然是比欧债危机之前要好。
日报:很多企业到发达国家做收购,大多会考虑一些技术型企业,桑德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
文一波:我们也在看,而且是国内还没怎么开展的领域、国内空间还没起来的会看得比较多,也在找一些并购的标的。在国内比较成熟的、已经形成规模,像城市污水甚至垃圾焚烧等领域,再找一些新的技术进来,做技术转化和推广就比较被动。国外的技术一定要结合中国的情况,首先包括经济上可接受的程度 技术很好但是投资、成本很高,基本很难推广;另一方面,一些国外很好的技术,像是垃圾领域的,国内可能根本行不通,或者是要调整需要很长的时间,是拿这个新技术进来、花三五年去做改造和完善,还是在国内现有技术基础上做进一步提升?要考虑这种因素。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广东治疗癫痫病方法
什么是增生性关节炎
儿童发烧流清水样鼻涕
-
吓人曝勇士准备交易詹姆斯报价汤神FMVP
万物互联 | 2020-08-08
-
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物联网技术为养老护
万物互联 | 2019-07-16
-
运营商能否成为物联网产业主导力量
万物互联 |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