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物互联

电子眼已然遍布城市公共空间

万物互联  |  2020-01-16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碰上小孩老人走丢等突发情况,个人也可查看公共安全视频系统;银行的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不得用于采集、客户密码 《广州市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近日在广州市法制办站挂出并向公众征求意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需要, 电子眼 已然遍布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利益与公民隐私权的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但迄今为止,还缺乏全国性的视频监控统一法规,在公共摄像头的安装与管理上,处于无法可依、混乱无序的尴尬之境,跟不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凸显法律的滞后性。

  《征求意见稿》作为新修订的地方政府规章,根据治安形势和反恐形势的需要,扩展了 电子眼 的覆盖场所,规定今后广州市内的公共文化场所、寄递企业、幼儿园等机构,都应当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增设了 紧急查看权 ,在人身、财产等权利遭受侵害的紧急情况下,市民个人也可查看公共安全视频系统;还规定银行的视频监控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不得用于采集、存储客户密码 这就从视频安装主体、安装位置、安装程序、视频资料管理等方面,对 电子眼 的安装与使用,进行了具体明确、祥实可行的规制和完善,避免了建设管理主体不清、日常维护管理缺位等问题。是国家层面立法空白的情况下,地方立法的积极创新和有益尝试。

  尤其具有亮点意义的,是对 紧急查看权 的规定。这是从制度设计上,对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人性化考量和保护,今后只要发生撞人毁物、小孩老人走丢、钱包被偷、银行取钱出错等突发情况,个人可以先行查看系统相关信息,以取得、获知重要线索和有效证据,便于查明事实、分清,有助于警方破案,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还有助于减少和解决民事矛盾纠纷,避免 做好事反被诬 老人跌倒不敢扶 等情况发生,对社会正气的弘扬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

  而在以往,由于法律规定的空白,加上基于隐私权保护和管理承担的考虑,对遭遇突发状况的普通市民求助,监控使用单位、管理人往往不理不睬、不予协助。但随着 紧急查看权 出台,只要求助者提供登记身份信息,公共安全视频系统使用管理单位就有义务积极配合,而不能推脱搪塞。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 紧急查看权 还有待在实践中精细完善,一方面要建立机制,防止 紧急查看权 的滥用;另一方面要基于最大化便民利民的考量,进一步明确和简化求助者查看公共视频系统的流程,减少条件限制,尽量在第一时间为求助者提供有价值的视频信息,而不是非得等警察到场见证等情况下,才能查看监控,届时小偷、肇事者可能早就跑远了,查看视频或许也就失去了意义。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三亚治疗牛皮癣费用
脾虚便秘的调理偏方
防动脉硬化症状能吃通心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