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大佬看2015指紋識別將普及
大佬看2015:指纹识别将普及
随着2014年国内4G千元机市场全面爆发,以及国产厂商开始在中高端市场找到立足点,2015年已被公认为国产大洗牌的关键之年
那么,2015年行业在中高端产品方面会有哪些变化和趋势?《壹观察》近期就此问题与诸多行业大佬进行了交流:
华为消费者BG CEO 余承东:洗牌是肯定的,未来三年大多数国产品牌都会在地球上消失2015年将是华为业务向高端迈进的关键一年,Mate 7成功使得华为向高端产品迈进的速度大大加快从产品方面来看,指纹识别和柔性屏幕将成为高端智能发展的方向
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终端事业部CEO曾学忠:随着2014年中兴业务各个体系的调整完毕,2015年将成为中兴业务全面发力的关键一年从产品方面来看,智能语音、安全、指纹识别等将成为智能的发展方向
TCL通讯COO、中国区总裁王激扬:2015年TCL在中国市场将全面加强与运营商合作,目标取得千万级规模放量从产品方面看,柔性屏幕将成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酷派常务副总裁李旺:2015年酷派三大品牌coolpad、dazen、ivvi将围绕运营商、电商、开放渠道分别发力,并全面进军海外市常从产品层面来看,柔性屏幕、安全、指纹识别会成为大趋势
魅族副总裁李楠:2015年魅族重点目标在于提升销量,并推进智能生态建设从产品层面来看,指纹识别、2K屏都将成为中高端的标配
联发科总经理谢清江:中国市场2015年70%以上的出货都将支持4G,联发科将加强在智能家居、穿戴设备的投入,以及围绕芯片的产业整合联发科预计2015年中不支持4G的中高端将会消失,指纹识别开始全面普及
从以上行业大佬交流的信息来看,2015年将成为国产企业和品牌的重要分水岭,行业大佬们一致认为2015年将是关键的时间节点而从产品角度,柔性屏幕与指纹识别将成为硬件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产业角度来看,柔性屏幕与2K屏等核心技术都没有被大陆企业所掌握,量产与供货环节都不可控,因此唯一可以快速突破的就是指纹识别技术2014年两款热卖的国产旗舰华为Mate 7与魅族MX 4 Pro都已经使用指纹识别方案而成本与产能将决定这项技术能否迅速在国内市场快速普及
据供应链人士对《壹观察》介绍称,传统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打卡机等产品,市场容量非常小,因此导致此领域的公司基本上处于亏损,并且技术长期停滞不前但随着iPhone 5S的推出,以及苹果将其与解锁和支付功能绑定,指纹识别技术迅速被用户接受,而用户需求带来的市场爆发也令行业有些始料未及
从技术角度来看,传统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的特点为sensor面积大、覆盖层材料保由于其模拟电路SNR和灵敏度较低,因此在硬件上无法支持覆盖材料较厚的玻璃、蓝宝石等材料同时,传统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由于传感器面积较大,算法相对简单而因为整机ID设计的关系,要求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的sensor足够小,在很小的sensor上采集的指纹数据特征值会明显变少,因此,需要对算法重新构建
在国内供应链市场,汇顶科技是比较成熟的指纹识别方案提供商汇顶科技董事长张帆对《壹观察》表示,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成熟,并且随着用户在安全和移动支付的需求加大,市场会迅速增长产能方面,指纹识别芯片由于整体面积较大,因此对wafer产能的需求巨大以触控芯片与指纹识别芯片比较而言,指纹识别芯片面积约为触控芯片面积的倍因此,要保障客户的供应,首先要解决wafer的供应,目前汇顶科技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除此之外,指纹识别模组还需要解决模组组装的问题而实际上模组组装的产能扩充并不困难,如MX4 Pro蓝宝石指纹识别模组,从试生产每月6万片已经增加至目前的100万片仅用了三个月时间,这是由于指纹识别模组的组装线并不需要专门定制大型的新设备,因此一旦量产后,产线能够迅速复制,达到快速提升产能的目的
据魅族相关人员介绍称,指纹识别应用于整机设计、生产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研发和技术支持资源指纹识别应用时不仅涉及到驱动的开发与移植,还涉及到TEE、APK、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同时还要面对不同的主控平台及不同的操作系统,需要一支庞大的技术团队进行支持如仅仅MX4 Pro项目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汇顶科技有一支超过20人的团队围绕着这一项目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联发科也是汇顶科技的投资人联发科总经理谢清江对《壹观察》表示,大陆市场对指纹识别功能的重视已经引起联发科重视
,联发科2015年将加大在中高端处理器平台对指纹识别的整合,随着大规模出货预计成本会很快下降,预计年国内市场主要的中高端都将支持指纹识别功能
作者:宿艺
河源牛皮癣医院清远治疗输卵管堵塞医院
面部黄褐斑形成原因
-
吓人曝勇士准备交易詹姆斯报价汤神FMVP
万物互联 | 2020-08-08
-
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物联网技术为养老护
万物互联 | 2019-07-16
-
运营商能否成为物联网产业主导力量
万物互联 |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