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物互联

韩晓平需求互联提升能效

万物互联  |  2019-07-11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访中国能源首席信息官韩晓平

  媒体:请您谈谈对《关于推进 互联+ 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理解?

  韩晓平: 互联+ 智慧能源的本质是以互联思维来推动能源发展,它强调的是需求的互联,是一种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发展理念。而智慧能源是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采用多种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让家家户户都参与到这场能源革命中来,有智的出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使能源能够成为每个家庭的一份未来投资,成为大家建设生态文明的通道。改革以问题为导向,这份文件是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

  媒体:在能源领域,国企的资金较为雄厚,是否更便于进行设备的智能化改造?

  韩晓平:创新就是对传统认知、习惯和既得利益的挑战。受体制等因素影响,国有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相对不高、员工创新动力较为欠缺。如果单一依赖国企创新,创新能力提升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这场能源革命之中,国企应更多承担兜底功能。

  同时,国家应该鼓励更多人借鉴互联创新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在能源这一新平台上积极探索更多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把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下去。

  当然,如果通过改革后国企也能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国企确实会拥有一定优势,但这一过程会相当漫长,需要不断努力。

  媒体:这份文件的推出,是否会促进民企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爆发?

  韩晓平:能够爆发是好事儿!马云曾说, 不是每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是技术背后的梦想改变了世界;不是单个人的梦想推动世界改变,而是一群人、无数人的梦想,以及背后一整套的技术基础、制度安排推动世界改变 。我国推行产业革命、行业竞争的目的并不是指定让谁取代或是压倒谁,而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在经济发展中都应一视同仁。谁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强,就支持谁。

  媒体:目前,我国用户自建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您看来,这主要是什么原因?

  韩晓平:这一现象的产生包含了很多因素,比如用户本身的认知问题、用户的装机条件、自建分布式能源的审批流程等等,并问题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因素。申请并的流程十分复杂,要申请补贴、要接入、要取得邻里和物业的认可,有时候忙了一圈可能最后依然无法通过,现有的生态体系其实并不适宜行业的发展。在美国,只要你有愿望安装分布式能源,就马上有人为你办好一切。电企业也会积极协助,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州议会对电企业的业绩评价,甚至影响员工们的工资收入。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益母颗粒什么时候吃好
益母颗粒怎么吃
月经后期有血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