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大數據緩解城市病讓城市更智能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用大数据减缓城市病 让城市更智能 物联中国
日期: 09:5 :42来源:物联中国 点击:501次 核心提示:得益于大数据技术,上海建立了“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基本覆盖上海1 8万家法人单位,和两千多万常住人口信用好的人,不交押金就能在图书馆借书,而坐车或地铁逃票、助学贷款不还、欠缴水电煤费用等行动,则会被纳入信用系统,乃至会影响往后向银行贷款 如今,人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好处时,也被 城市病 看病难 、 行路难 等所困扰,特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类似挑战更加明显如何破解这些困难呢,大数据技术为减缓 城市病 提供了一剂良方
让城市生活更方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关书籍的风行, 大数据 概念逐步广为人知大数据技术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建成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后,汇集了259项各类交通数据,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海量数据基础在世博会期间,上海对客流量预测的平均准确率超过90%,世博会之后,交通预测机制也进入常态化
挂号排起长队、住院一床难求,这让大城市 看病难 饱受诟病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用上了大数据该中心不但为就诊人员建立健康档案,而且档案能在市区各级医院间同享就算你去不同医院就诊,医生也能看到你之前的检查记录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重复检查全市医院 一盘棋 ,患者和医生都节省了大量时间
上海市食药监局结合大数据、物联等新兴技术,建立了多个监管运用系统
其中,基于移动技术的 餐饮电子化监管 系统,积累了62万余条现场实时执法记录;视频溯源体系覆盖企业已达2000多家,逐日上报业务数据6万多条,从食品的生产到销售,基本做到全流程有监管,有问题可追溯
让城市治理更智能
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社会监控的机制 ,被视为城市治理的关键那末,如何让信誉成为城市的 硬通货 呢?
得益于大数据技术,上海建立了 公共信誉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该平台已基本覆盖上海1 8万家法人单位,和两千多万常住人口信用好的人,不交押金就能在图书馆借书,而坐车或地铁逃票、助学贷款不还、欠缴水电煤费用等行动,则会被纳入信用系统,乃至会影响往后向银行贷款
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上海用大数据构筑 天罗地 目前,上海市公安局信息中心已聚集250亿条信息,日均数据增量近5000万条,包括视频监控、电子警察、治安卡口等系统产生的各类信息
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政府可以更全面掌握情况,决策前真正做到 心中有数
上海建起 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 ,对廉租房等申请家庭,通过对申请对象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只要有蛛丝马迹,就能将不符合条件者拒之门外
在掌握经济信息方面,大数据有不可替换的优势例如,上海统计局建立 1号店快速消费品价格指数 ,从而掌握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变动,为制定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等提供数据支持
小孩不爱吃饭什么原因一岁宝宝流鼻血
小儿流鼻血怎么回事
-
中国惨绝曼联被利物浦虐哭保级队都没这么惨
云计算 | 2020-09-10
-
高雄市政府证实鸿海确定投资高雄购12万坪
云计算 | 2019-07-16
-
毛小平培育领军企业加速推进物联网产业
云计算 |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