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

改双十一物流本纪九年双十一如何影响国内快递

云计算  |  2020-08-15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双十一物流本纪:九年双十一如何影响国内快递业

事情可能还要从2008年新版《邮政法》正式推出说起,黑了多年的快递终于有了合法身份。与此同时,天猫的前身淘宝商城也正式上线。演员齐备,这场历时9年的大戏开唱。

年 混沌未开

以2009年为基准,此时申通、顺丰、宅急送16岁,韵达10岁,圆通9岁,中通7岁,百世汇通6岁,都是未成年的状态。

以通达系为代表的快递公司,在电商市场初期与加盟制双重背景下,基本上都完成了自己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虽然管理松散,但人心齐整,亟待大量货物涌入。顺丰则投资1亿元注册了顺丰航空,同年,第一架B757首航。

如今看来,这两年双11就是玩闹,2009年双11当天销售额5000万元,参加的商家27家,产生的快递件数更是无从谈起,2010年增至9.36亿元,参加的商家有771家,快件量1000万件。对当时吃不饱的通达系而言,双11只能算是一盘开胃小菜。

2011年 爆仓元年

52亿、2200户商家、2200余万件包裹。猝不及防包裹如山,除了顺丰,其他快递公司集体爆仓。

在有图有真相的年代,各种包裹山在上流传,爆仓负面层出不穷,快递企业懵了,阿里巴巴懵了,管理部门也懵了。

当时的快递企业多数还依旧处于草莽期,在这个年月,快递员手中的把枪好像除了顺丰和国际四大人手一把之外,其他几家还未普及。中转场还只是普通的皮带机,分拣全靠手工,一个熟练的分拣员需要能够记下成百上千的地址信息,随便走一个都有可能让整条流水线瘫痪。

由于预警和准备不足,大量快件被积压在各大公司的转运中心。面对着不断涌入的包裹,面对各种舆论的压力,以及政府的监管,快递企业第一次感受到压力如何应对和化解短时间内暴增的快件。

同时,爆仓这个形象的词汇,也在这一年,深深地烙在了快递行业身上,直至今日,如影随形。

年 菜鸟与飞翔

2011年的惨剧,让所有人记忆犹新。

这也注定了接下来的每一个双11,阿里、快递公司、监管部门必须有所行动。

到这就不得不提菜鸟络了。

从2012年的双11开始,阿里开始启用物流预警雷达,派人驻点快递企业,当时阿里负责物流的好像还是王孝华,主要是物流宝为主。

2013年菜鸟创立,从初试牛刀,到指挥各家快递公司,挟数据以令诸侯,从数据端确保双11物流配送不出纰漏,这么多年下来,菜鸟的作用也日渐显现,这是后话。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快递公司而言,为了确保双11不出事,最直接的就是各种资源投放,常年关注这类的会在双11前1个半月开始,看到以下不断重复的内容,直到今日好像也是这些:

扩场地:扩建、扩容、临时租赁等等;

增运能:千万辆级别以上的购入和储备;

招员工:快递员、操作工、客服、分拣员、驾驶员,包括大量临时工在内,成千上万;

添设备:升级信息系统、改造流水线、装配手持终端配等等;

年年岁岁,周而复始。

不过在其中,航空运力的投入成为双11期间为数不多让大家提得起兴趣的亮点。

在公开信息上,这两年的双11有100多架飞机参与双11的物流配送当中,其中顺丰旗下的36架全货机每日可发运货量1800吨。散航腹仓带货双11期间预计每日最大可获取3850吨。

2015年,相关数据显示,双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市贵金属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站欣然同意免费为陶璐娜的“金厦”作检测。11期间,预计有120多架全货机投身双11,其中为顺丰服务的42架全货机每日可发运货量2000吨,散航腹仓带货双11期间预计每日最大可获取4500吨,差不多双11那几天天上的飞机十有八九都会承载着顺丰的快件。

航空领域的不光只有顺丰,在2015年双11前夕,圆通专门弄了一架淘宝号参与其中。

2016年 资本元年

2016年,最主要的几家快递企业纷纷启动上市,尽管顶着资本光环,但在双11备战方面和过去没有本质差异,随着各家公司启动上市进程,在资金方面更为充裕,血拼的弹药更加充足,这反而是一个双刃剑,中国快递业可能走向更加疯狂的双11军备竞赛。

按照当时媒体报道出来的数据显示(个人能力有限,查到的主要是人员的,直接COPY,就不做加工了,其他的数据如果大家有,欢迎补充):

圆通:全人员将达到50余万人,其中大量为临时、兼职人员。

申通:除增加客服人员外,还新增云客户,将在校大学生的资源汇集起来,通过业务测评、风险评估等,将他们纳入到客服、客服等基础服务岗位。

韵达:双11业务量最高峰期间新增临时人员30000人左右,包含临时工,小时工等,从双11当天到11月21日期间,预计共增加临时人员110000人左右。

天天快递:各集散分拨转运平台预计投入4400多名应急队伍,保障转运速度及时效。

菜鸟的统计,全快递行业将有268万人一线人员投入快递服务,较2015增长超过50%,干线车辆增长59%,航空运力增长40%左右;虽然这些年大家备战双11越来越有经验,也尽量发挥了协同作用一举以取得30分的优势。和流量预警功能,但是基础模式并没有改变:堆资源。

不过,这年双11堆资源却堆出了个红。

去年双十一高铁运包裹,友P图

今年双11,除了原有的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外,顺丰还与合作中铁合作,用高铁进行快件运输,消息一经曝光,友随即脑洞大开,顺丰在一脸懵逼的情况下成了微博热搜。

不过,仔细看了一下上各种调侃快递坐高铁的图片,我却觉得细思恐极。顺丰放在座位上的每件包裹即便看似臃肿,但放置在座位、过道时,依旧留有余量,既保证了快件的安全,又不会损伤车箱内的设施,显然顺丰对快件的大小、重量等经过严格的测算,看惯了上的各种暴力分拣,突然来这么一下还真有些不太适应。

2017年 一场快递秀

11月11日凌晨00:00,一位家住上海的徐女士,订了一张床垫。15分钟后,物流师傅上门安装。

与此同时,在南京,苏宁通过机器人小biu配送了一单青岛啤酒。从用户00:30下单,到小biu从小区内苏宁小店出发送货上门,整个过程仅用时3分。

说实话,不知道何年何月开始,双11期间的首单似乎成为了一种仪式,就跟头柱香一样。虽然背后不乏大数据的支持,但年年刷新我大脑的下线。

你要说申通、京东、菜鸟的智能仓储分检技术等等,至少是后台运作,好不好用自己知道,但从去年开始,各家快递公司都在开始涉及各种无人设备,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配送等等,啥吸引眼球做啥,但真正大规模使用的依旧是极少数。

似乎和双11的价格一样,物流配送也从以前实打实的埋头苦干,变成了一场秀。

作者:深几度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德州白癜风权威医院
丁桂牌薏芽健脾凝胶
灰指甲用亮甲能康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