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

中国显示面板全球市场坐二望一

云计算  |  2019-07-27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10月26日,京东方在成都投资465亿元的第六代ALM生产线产品将正式交付,华星光电11代面板生产线也将在2019年投产。近年来,在市场和政策的驱动下,中国面板企业不断发展,增加研发投入,逐渐改变了过去依赖国外企业的局面,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预测,中国内地面板凭借多条高世代线建设,产能不断扩大,有望在2019年位居全球第一。

厂商崛起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面板产业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整体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上半年,我国显示产业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 56亿元,同比增长65%。国产面板出货面积达到 182万平方米,全球占比达到了 %。

显示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背后是国内大批面板厂商的崛起。

京东方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成都第6代柔性生产线已于5月投产,将于本月实现量产。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已开工建设。两条生产线总投资均为465亿元,设计产能均为48K/月。随着这两条柔性AMOLED生产线陆续投产,将能够奠定该公司在柔性AMOLED领域的领先地位,将能够使公司具备为全球品牌厂商提供高品质柔性AMOELD屏幕的能力。

英国著名调查公司IHS market于2017年2月发布的全球液晶面板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京东方凭借占据全球22. %的出货量,全面超过韩国LG公司,成为显示面板企业的第一。全球排名前五的面板供应公司,分别是京东方(占22. %)、LG(占21.6%)、(占16.4%)、群创光电(占15.7%)以及三星面板(占9.9%)。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京东方在智能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的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显示屏、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居全球第二。

在国内,除了京东方,华星光电也在建设最先进的面板生产线,预计华星光电的11代面板生产线将在2019年投产,这也将是全球最先进的面板生产线。包括京东方将于明年投产的10.5代面板生产线在内,投产后,中国内地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面板生产地。

华星光电目前两条8.5代线都已达到满产满销,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数据显示,华星光电8.5代线从201 年一季度开始到现在,持续营业利润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在全球同行业中名列第一。据TCL集团2017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液晶面板行业景气度较高,华星光电实现销售收入1 5.4亿元,同比增长49.2%,实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54.8亿元,同比增长149.7%。华星光电已成为TCL集团的重要利润“奶牛”。资料显示,华星光电2016年为TCL贡献半数的利润:2016年,华星光电实现营收22 亿元,实现净利2 .1亿元。

结构优化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教授徐征认为,中国显示面板行业投资增速很快,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广阔,投资者极为看好面板行业;另一方面来自各地方政府对这一行业的大力支持。

中国是电视、、平板电脑、笔记本等应用产品的生产大国,面板需求量大。随着万物互联IoT时代的到来,“显示无处不在”的应用前景广阔,屏幕将应用于车载终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更多的场景之中,这使得各投资主体对显示产业青睐有加。

由于面板产业落地即带动大量投资,地方政府对此也是热捧,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甚至不少地方政府直接对行业进行投资。“一个面板厂起码要 00亿元左右的投资,OLED可能要400亿元,投资量较大,很多地方政府是直接注资到这些生产线中来的。”徐征说。

在市场和政策的背景下,除了原有的专业面板厂商,不少其他行业的公司也开始跨界做面板。黑牛食品剥离食品饮料业务,向转型。该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亏损609 .47万元,而上年同期盈利4782.87万元。该公司表示,新项目处于建设期,营收贡献有限,预计2017年将盈利。据了解,该公司募资150亿元投资建设第5.5代和第6代OLED项目事宜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河北固安第6代OLED项目在建工程厂房已经封顶,预计2018年下半年进入量产。

在发展过程中,国内面板厂商的经营结构也在不断进行优化。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在2017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预计所有国内面板厂商今年营业额大概在1600亿元左右,跟去年的1160亿元相比,增长 7%,应当是相当大幅度的成长。但更为重要的是利润,2016年内地面板厂商利润是相当微薄的,特别是在去年大尺寸价格相当低迷的情况下。而今年(大尺寸价格)有大幅度提高,今年我们预计有15 亿元的营业利润,这就反映了经过一年的努力,在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努力地优化产品结构、改善成本、改善客户结构,由此实现了利润的很好提升。”

在专利上,国内厂商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截至2017年 月9日,京东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且已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为2. 06 万件,其中1. 1 7万件获得授权。2006年,京东方的专利申请量仅有116件,之后逐年递增,2016年新增中国专利申请且公开的数据达4612件。其中以2010-201 年的专利申请量增长最为迅猛,每年递增1000件左右。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小孩尿频尿痛怎么办

尿路结石剧烈疼痛怎么办

小便异味怎么办

女人补肾吃什么药好
小孩眼屎多
D3滴剂和鱼肝油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