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补贴新政满月自主合资车企喜忧参半
在第七期目录中,并没有出现丰田" href="http://data.auto.qq.com/car_brand/149/" target="_blank">丰田、本田" href="http://data.auto.qq.com/car_brand/144/" target="_blank">本田和现代" href="http://data.auto.qq.com/car_brand/178/" target="_blank">现代的身影,作为近期产销上升迹象明显的这几家企业而言,似乎不应该出现这一结果。
其中一家日企在回应这一问题时称:“需要递交的车型和数据我们也在准备,但企业整体的产品结构还是限制了10月的上榜。”准备不足,似乎可以理解;但同时也生出疑问——以这几家企业的研发实力,至少应该有部分应对的预案。
值得注意的是,三部委在发布新目录并宣布前六批目录予以废止的同时,要求所有入选车型自公告之日起2个月内要开始批量生产并保证供应,6个月内不得停产,对不按要求生产的车型将予以撤销。而在之前几批目录公布时,三部委并没有对生产和供应做出过如此要求。
曾参与组织“节能惠民工程”政策实施的一位财政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的言论颇值得玩味:“审核项目时,我看到通用或大众这类企业,针对不同的节能政策,反应都是立竿见影。但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的工作要不太零碎,要不就遥不可及。”
这一说法与目前的现状倒很相似。通用的“绿动未来”计划已进入第二个五年规划,而大众的“蓝创未来”也明确了大众中长期的战略意图和实施手段。重要的是,这些计划都是与产品的大量导入和冲量为前提的;而其背后的追赶者,或因受困于不可控的其他因素,或因着力于短期的销售目标翻身,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布局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规划,才导致了在节能新政发布后的“全军覆没”。
“节能目录不等人”,这是伪命题——从相关企业的反馈可以看到,大众、通用和日产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后来者。“非不能,而不为也”,其实,放下短期急近功利的心态,受益的不仅是消费者,还有企业自己。
胸痛的常见诱发因素汉森四磨汤适用人群
青海妇科医院哪家好
-
中国惨绝曼联被利物浦虐哭保级队都没这么惨
云计算 | 2020-09-10
-
高雄市政府证实鸿海确定投资高雄购12万坪
云计算 | 2019-07-16
-
毛小平培育领军企业加速推进物联网产业
云计算 | 2019-07-15